(轉貼自網路)
傑西.李佛摩(jesse livermore, 1877-1940),是債券天王葛洛斯(william h. gross, 1944- )最常提及的投資偶像。從他身上,葛洛斯學到一件事:「在你了解市場前,必須先了解自己,以及自己的弱點和自大。」李佛摩,曾被《時代》(time)雜誌形容為「最活躍的美國股市投機客」(the most fabulous living u.s. stock trader)。
出身美國麻州貧農家庭的李佛摩,13 歲帶著母親給的 5 美元,在波士頓找到第一份工作:號子裡的擦黑板小弟。之後,靈活的他,在號子裡崛起,操作棉花、玉米、小麥各種商品,八次破產、八次再起。
這位史上最傳奇的投機客,在 1907 年,因放空美股,大賺 300 萬美元,並引發美股大崩盤。當時,金融鉅子j.p.摩根(j.p.morgan)還派人央求他不要再放空,他感覺自己「那一刻就像國王」。
1929 年,美股大崩盤時,他進場傾所有資金放空股票,賺進 1 億美元,當時美國一年稅收也才約 42 億美元。美國政府也拜託他,不要再放空股市。
李佛摩顛峰時,擁有全紐約最漂亮的辦公室,位於第五大道 730 號,裡頭有他私人的專用電梯。
他的行程極度準時,每天清晨 7 點 20 分,搭著豪華轎車離開豪宅,紐約的警察會一路以綠燈讓他直達辦公室。他的司機每週發一次小費,給管紅綠燈的警察。為了掌握行情,他在曼哈頓豪宅、上紐約寧靜湖畔的度假小屋、棕櫚灘的度假旅館,以及 200 呎的豪華遊艇上,都裝了股價電報機。
李佛摩將 40 年的操盤經歷寫成《傑西.李佛摩股市操盤術》(how to trade in stocks),他歸納自己的操盤法,是結合「時間管理、資金管理,以及情緒管理的李佛摩價格記錄法」。
他說,投機的競技始終是世上最具魅力的遊戲,但是這樣的遊戲,「愚蠢的人不能玩,懶得動腦筋的人不能玩,情緒平衡不佳的人不能玩,妄想一夜致富的冒險家更加不能玩,否則他們都將窮困潦倒致死。」
他隨時自省,因為「市場永遠不會錯,只有人性會犯錯」。深刻自省的習慣,表現在他的「新年儀式」。
1923 年新年前的禮拜五,曼哈頓銀行,「午安,李佛摩先生,一切都準備好了,」銀行經理說。李佛摩帶著一個公事包,裡頭裝滿他過去一年的所有交易紀錄與筆記。
他們來到了銀行大金庫,龐大的鋼製大門兩旁,各站著一名武裝警衛。洞穴般的金庫裡,有一排裝滿鉅額現金的箱子。
李佛摩先生,這裡大約是 5000 萬美元。」天花板上的紅燈開始閃爍,警鈴每 20 秒低聲作響。「還有 5 分鐘金庫就會關閉。」「你的辦公室經理為你訂購的所有食品都有了,冰塊、麵包、冷盤、蔬菜、水......,」「星期一,金庫定時器設定在八點整開啟,和以前一樣。」
金庫門關上那一刻,李佛摩轉身走向被五千萬美元包圍的桌子。接下來的三天兩夜,他讓自己隱遁在深深的孤寂中,在成堆紙鈔裡,仔細檢討過去一年某些交易失敗的原因。
星期一早上離開前,他會走向那些裝滿現鈔的箱子,把身上的口袋盡情的塞滿,接下來的兩個禮拜,他要用掉這些鈔票。
他告訴友人,過去一整年,他汲汲於紙上富貴,每年的這個時刻,他必須摸到這些錢,並且重新感受這股力量。
想致富的人很多,但像李佛摩這麼紀律自省的人卻不多,因此,他常提醒人們:「任何有心從事投機的人,都應該將投機視為事業,而不是像許多人一樣,把它當成純賭博。」
李佛摩的操盤心法第一招,就是時間管理,也就是時機的掌握。
時間管理:掌握市場關鍵點
損失要斬斷,獲利則要往前跑
他說:「每一次,只要我秉持耐心,等著市場來到我所謂的『關鍵點』,才下手交易,我總是能賺到錢。每次只要我失去耐心,還未等到關鍵點出現就介入,以求賺取暴利的結果,幾乎都賠錢收場。」
此處的關鍵點,就是市場轉折點,通常都伴隨著成交量的變化。他舉了一個例子:
我最初的第一筆交易是買進兩萬包棉花,但好幾天價格沒動靜,我感到十分厭煩,出清手中棉花,帶著三萬美元的損失出場。過了幾天,市場又再度吸引我對棉花的興趣,我再次買進兩萬包棉花,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,我再度出清部位。
六個禮拜內,我重複了 5 遍這樣的操作,每一筆的損失都在二萬五千至三萬美元間。我對自己萬分嫌惡,損失將近 20 萬美元,簡直一無是處。
我命令辦公室經理,在隔天清晨我進辦公室前,將棉花的報價系統給我搬出去,我再也不想看棉花行情了,鬱悶的心情讓我無法做清晰的思考。
但兩天後,我對棉花完全心灰意冷之際,漲勢發動了,行情頭也不回的直上 500 點。我就這樣錯失了一次迷人,且穩當程度超乎我個人想像之外的狂漲之旅。
他事後自我分析,原因有二:「一,我沒有耐心等待時機的到來,缺乏等待(關鍵點)的意志力。第二,我沒有遵循良好投機程序導致判斷失誤,我縱容自己對棉花市場感到憤怒與厭惡。」
同樣的,何時該獲利了結?「緊緊抓住勝出的股票,讓它往前走,直到你有明確的賣出理由(指轉空的關鍵點)。只要它表現正確,不要急著獲利了結。」
1924 年的小麥一役,他深刻體會這個道理。當時,他看好小麥後市,也壓了不少資金,卻因恐懼心理作祟,太早獲利了結,賣掉後,小麥繼續大漲。他悟到:「為什麼我要害怕失去那些自己未曾真正擁有的東西?」
「要賺大錢不是靠股價起伏,而是要靠市場大波動,投機客要有勇氣坐等行情結束,」因為「股價變動最大的那一部分,都發生在整個行情的最後 48 小時之內,在這段最具關鍵性的時刻內,我們得坐在轎子上。」
經過許多次的教訓,李佛摩修正自己,也因此數度從破產中再崛起。他自述:「當我的交易處於獲利狀態,我從不窮緊張。我可以在擁有單一個股部位高達數 10 萬股時,仍然睡得像個小嬰兒似的。因為我的那筆交易正在獲利中,我只不過在使用途中多出來的錢─這是股票市場的錢,假如這些獲利都賠光,我也只不過是損失那筆我原來就不擁有的金錢。」
不過,當股票出現反轉訊號,不如原先預期,也就是來到他的(空頭)關鍵點時,就需要壯士斷腕。他說:「利潤就是能自己招呼自己,損失則永遠做不到。」因此,「損失要斬斷,獲利則要有往前跑的空間。」
1908 年,他聽從棉花大王湯瑪士(percy thomas)建議,做多棉花期貨,但一開始就慘遭套牢,但他卻不管關鍵點的訊號已經亮起,不願認賠,繼續往下攤平,最後總共買了44 萬包棉花期貨。短短幾週內,他不但破產,還負債 100 萬美元,同時因此罹患憂鬱症。
資金管理:不要弄丟本錢隨時將獲利的半數鎖進保險箱
操作棉花的虧損經驗,逼得李佛摩正視資金管理。他要求自己一旦虧損金額超過總計畫投資部位的 10% ,就要出清部位。這也是他的第二個操盤心法:資金管理。
他不厭其煩的告誡兩個兒子:「不要弄丟了你的本錢。」因此,不要一次買進全部的價位,必須等待自己的判斷獲得確認後,再繼續往上加碼。「在成功結束一筆交易時,都要記得將獲利的半數抽出來鎖進保險箱裡。」
他習慣每次提出二、三十萬美元:「算一算你的錢,把它當成一個決策來執行。這種擁有的感覺,會減輕你拿這些錢再次搏命,以致損失的那股頑強衝動......。這種方法幫了我好幾次大忙,我只後悔這輩子沒能徹底遵守。」
他要兒子謹記,保留一份備用現金,就像優秀的將軍身邊留著預備部隊為正確時刻之用。畢竟,股市永遠存在川流不息的機會,即使錯失良機,有點耐心,另一個機會立刻就來。
情緒管理:訓練有素的紀律
只有在違背自己規則時,才會虧損
李佛摩的第三個操盤心法就是:情緒管理。這是最難的部分,因為「人性一大特殊之處,在於同時既感希望無窮,又覺得驚恐無比。」
事實上,李佛摩比一般人更易受影響。因此,他的成功,來自於高度自律。
他 10 點就寢,早上 6 點起床,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不要有人出現在身邊。在長島寓所裡,僕人們訓練有素的將咖啡、果汁放在日光浴室的餐桌上,他開始大量閱讀歐洲、美國各地報紙。
他告訴兒子,好的股票作手和訓練有素的職業運動選手沒什麼兩樣,必須維持生理、心理的完美狀態。「我從不彎腰或採取散漫坐姿。即使是打電話,我也都站著。」「只有少數人知道我的電話號碼,而且我經常換號碼讓大家找不到我。我盡量少收信,也盡可能不回信。」
「在我多次掉落陷阱並千辛萬苦脫身後,我對自己工作最滿意的地方之一,就是孤獨。」他形容自己,就像一匹孤獨的狼。
李佛摩盡力的想要達到平衡、耐心和沉默,但最後擊倒他的卻是家庭生活的失衡。尤其他的演員妻子溫德特(dorothy wendt)嗜酒、花名在外,讓他不只一次憂鬱症發作,連交易的紀律也拋在一旁。1929 年美股大崩盤後,他再度跳入市場,但市場連續走跌,結果出現虧損。
不久,妻子跟他離婚,還把他的財產揮霍一空,他再度宣告破產。隔年,離婚的妻子更在一場酒醉後的爭吵中,對長子開槍,造成他的長子殘廢。為了排解情緒,李佛摩雖然再婚,卻仍然養了許多情婦。
雖然他在投資上很有紀律,但感情生活卻如一團糾結混亂的毛線,嚴重影響他後期的投資紀律,讓他無法脫身。
後來,兒子說服他寫書,希望他能夠藉此鼓舞情緒,並重新提振事業;不過美國當時戰雲密布,且因為李佛摩的投資觀念太新、太具爭議性,書賣得不好,書評也不佳。
1940 年 11 月底,他在飯店用晚餐時,在洗手間舉槍自盡,得年 63 歲,一個股票作手的傳奇於此畫上句點。
他的一生,就如同他告誡兒子的:「我只有在違背自己的規則時,才會虧損。」
對所有投資人,他則留下了這句雋永的話語:「華爾街從未有所改變,財富來來去去,股票此起彼落,但華爾街永遠沒變,因為人性永遠都不會改變。」
座右銘:頂尖操盤手須具備耐心、沉默和平衡的特質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