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要指標:
|
K線 K線是由開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、收盤價所構成,也是記錄買方和賣方實戰的過程;如果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就以「實體紅線」表示,收盤價低於開盤價則以「實體黑線」表示,最高價及最低價則以「影線」表示,高價拉回則留上影線,低價回升 則留下影線,因此這種多空實戰的記錄,就是來預測未來是多頭還是空頭的一種指標。 根據每支股票當日的開盤價,收盤價,最高價,最低價四項資料,可以將股價走勢圖畫成如下K線圖:
累積價量圖
日平均圖
量等線
量燭線
新三價線
OX圖
逆時鐘曲線
價量圖
Kagi
Renko
ZigZag
|
趨勢指標
移動平均線 |
|
概要 |
將股價順次算數平均,在某個時機判斷市場整個股價流動,預測之後股價變化。 |
公式 |
簡單移動平均 PMA(t) = [C(t) + C(t-1) + C(t-2)….(C(n-1)] / n 加權移動平均 PMA(t) = [C(t)*n + C(t-1)*(n-1)….+ C(n-2)*2+ (C(n-1)*1) / (n+n-1…+1) 指數移動平均 PMA(t) = K * C(t) + (1-K)*PMA(t-1) K = 2/(n+1) |
網狀指標 網狀趨勢 MN_NET |
|
概要 |
將移動平均線從短的到長的順次擺在一個圖上。與單純所固定的變動比起來,更容易顯示出移動平均線的擴大與收斂等,因此能掌握現在股價的變動。一般設定數量的移動平均線的寬度變小時,可以設為趨勢轉換信號。 |
公式 |
畫n個移動平均線,將移動平均期間擺在一定寬度的中間。 |
騰落指標
A/D Line(Accumulation/Distribution) |
|
概要
|
這是一種股價和交易量的變化而出現的指標。基於股價變動,隨著交易量愈多更加信賴股價的變動。 AD價預期上升的話,買進的勢力變強,AD價預期下跌的話,買進的勢力會被 分期。 AD的趨勢和股價的趨勢相互比較的話,出現Divergence時,股價會隨著AD的趨勢 方向而變動。 備注:高價和低價的情況下不會累計。 |
公式 |
ADLine = [(C – L) – (H – C)/(H – L) x 交易量的累計 |
平均動向指標
ADX(Average 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) |
|
概要 |
利用+DI和–DI 總合的差而統合市場趨勢所出現的單一指標。 簡單來說,ADX就是用來看市場趨勢,上升或下跌趨勢的指標。 |
變數 |
n : 移動平均期間 |
公式
|
p = H(t) – H(t-1) m = L(t-1) – L(t) PDM = (p > m)? p:0 MDM = (m > 0 && p < m)? m:0 tr1 = |H(t) – L(t)| tr2 = |H(t) – C(t-1)| tr3 = |L(t) – C(t-1)| TR = MAX(tr1, tr2, tr3) 1.pDI 上升彈力: (MA(PDM, n) / MA(TR, n)) x 100 2.mDI 下跌彈力: (MA(MDM, n) / MA(TR, n)) x 100 dDI = |pDI - mDI| sDI = pDI + mDI DX = (dDI / sDI) * 100 ADX = MA(DX, n, E) |
順勢指標
CCI(Commodity Channel Index) |
|
概要
|
平均股價和股價之間出現差值時所以使用指標,CCI價格高時表示現在的股價比平均股價高,價格低時,表示現在現在的股價比平均股價低。 以0線為基準,CCI向上超越的話,會出現強勢訊號,是買進的時機。向下跌破的話,是弱勢訊號 是賣出的時機。 CCI 通常代表在±100上下的價錢。因此 +100以上的情況下會出現超買的情況,-100以下的情況會出現超賣的情況。CCI價趨勢和股價趨勢比較的話出現Divergence時,代表股價隨著CCI價的趨勢而變動。 |
變數 |
n : 移動平均期間 |
公式 |
MPt : (H+L+C) / 3 MPMAt : MA(MPt, n) MDt :Σ[|MPi - MPMAt|] / n (i = t t-n+1) CCI : (MPt – MPMAt) / (0.015*MDt) * 100 |
Demark
Demark |
|
概要
|
Demark 分析法是反映出對象分析,隨意的以當日的股價變動中最重要的價格來當作加權值。 本指標是以當日的股價流動會適度的反映出隔日的股價流動的技法。 |
公式
|
if (O(t-1) > C(t-1)) X = (H(t-1)+L(t-1)+C(t-1)+L(t-1)) / 2 else if (O(t-1) < C(t-1)) X = (H(t-1)+L(t-1)+C(t-1)+H(t-1)) / 2 else X = (H(t-1)+L(t-1)+C(t-1)+C(t-1)) / 2 DemarkHigh = X – L(t-1) DemarkLow = X – H(t-1) |
DMI(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) |
|
概要
|
本指標是用來告知現在市場動向為何的指標。 DI 是用來比喻實質性的上升幅度,-DI是用來比喻實質性的下跌幅度的意思。+DI和 –DI是一樣表示市場流動的平均狀態。 當+DI大於 –DI時 上升的彈力變大,當+DI小於 –DI時 就表示下跌彈性大。所以 +DI 向上超越 –DI時, 動向就是轉為上升趨勢時就是買進時機。 當+DI 向下超越 –DI時動向就是轉為下跌趨勢時就是賣出時機。 |
變數 |
n : 移動期間 |
公式
|
p = H(t) – H(t-1) m = L(t-1) – L(t) PDM = (p > m)? p:0 MDM = (m > 0 && p < m)? m:0 tr1 = |H(t) – L(t)| tr2 = |H(t) – C(t-1)| tr3 = |L(t) – C(t-1)| TR = MAX(tr1, tr2, tr3) 1.pDI上升彈力: (MA(PDM, n) / MA(TR, n)) x 100 2.mDI 下跌彈力: (MA(MDM, n) / MA(TR, n)) x 100 |
MACD
MACD(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& Divergence) |
|
變數
|
n1:短期移動期間 n2:長期移動期間 n3:訊號期間 |
公式
|
MACD = MA(C, n1, E) - MA(C, n2, E) Signal = MA(MACD, n3, E) Oscillator = MACD - Signal |
MACD OSC
MACD OScillator(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& Divergence Oscillator) - MN_MACDOS |
|
概要
|
利用MACD與Signal線的差異,掌握Oscillator的變動而決定買賣的技術指標。 “0”線試長期移動平均和短期移動平均的差異達到最大的point,“0”線突破能利用在確認股價趨勢轉換的基準。 |
變數
|
n1:短期移動平均期間 n2:長期移動平均期間 n3: signal期間 |
公式
|
MACD= MA(C, n1, E) - MA(C, n2, E) Signal= MA(MACD, n3, E) Oscillator = MACD – Signal |
Parabolic
Parabolic |
|
變數
|
max : af的最大價 af : 增加價 |
公式
|
Parabolic = 整日的Parabolic +加速變數 x (極端價格 - 整日的 Parabolic) 加速變數: 從0.02開始 每天增加0.02但以0. 2為上限。 極端價格: 動向進行的期間,股價向上超越SAR價或是向下超越,或產生新的Parabolic SAR時 ,這時以動向的最高點或是最低點來代替。 |
價格震盪指標
PMAO(Price Moving Average Oscillator) |
|
變數
|
n1:短期移動平均期間 n2: 長期移動平均期間 |
公式 |
PMAO :{ [MA(C, n1) – MA(C, n2)] / MA(C, n1) } x 100 |
RSI
RSI(Relative Strength Index) |
|
公式 |
RS = n日間上升幅度的總合/ n日間下跌幅度的總合 RSI=(n日間上升幅度的總合/n日間上升幅度的總合+ n日間下跌幅度的總合) ) x 100 = 100 - 100 / (1 + RS) |
TRIX
TRIX(Triple Exponentially Smoothed Moving Acerage) |
|
變數 |
n: 移動平均期間 |
公式
|
T1 = MA(C, n, E) T2 = MA(T1, n, E) T3 = MA(T2, n, E) TRIX = [ (T3(t) – T3(t-1)) / T3(t-1) ] x 100 |
Weighted Close
WC(Weighted Close) |
|
公式 |
WC = (C x 2 + H + L ) / 4 |
下一篇再介紹其他指標公式
留言列表